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the label 国小华语

高年级《国小华语》课本的文化因素研究

  高年级《国小华语》课本的文化因素研究 *                                               林健明、潘碧丝   摘要 汉语(华语)作为 第二语言教学 (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CSL) )的宗旨是通过目的语的掌握,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了实现此目标,文化因素与语言教学密不可分,尤其是针对更高阶段的第二语言学习。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媒介,课本在传播文化因素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国小华语》课本中隐含的文化因素、跨文化意识和文化因素的合适性,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避免发生语言上的误解和文化冲突问题。本研究以六本高年级《国小华语》( Bahasa Cina Sekolah Kebangsaan )课本为研究对象,分别是四年级至六年级《国小华语》小学综合课程 (BCSK KBSR) 的课本和四年级至六年级《国小华语》小学标准课程 (BCSK KSSR) 的课本;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为基础,观察课本中文化因素内容的变化,进而分析这两套高年级课本中的文化因素特征。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和信息技术研究方法来收集相关数据,再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作为文化因素分类的基础标准,使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并且还参照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家意见,有系统地统计出两套高年级《国小华语》课本中的文化因素。研究结果显示: (1) 高年级《国小华语》小学标准课程的课本 含有的文化因素总数达 622 个,而高年级《国小华语》小学综合课程的课本只有 522 个,增加了 19.16% ; (2) 高年级《国小华语》小学标准课程的课本的文化因素更偏向于交际文化因素,可以说是更适合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材,创下 46...

马来西亚国民小学高年级(4-6年级)小学综合课程和小学标准课程的《国小华语》课本的文化内容编写初探

马来西亚国民小学高年级(4-6年级)小学综合课程和小学标准课程的《国小华语》课本的文化内容编写初探 *                                     林健明,中文系硕士,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                                    潘碧丝,中国研究所,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                                      【摘要】 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包含语言,语言体现文化。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尤其是在跨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更需要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融入文化元素。本文从探讨马来西亚国民小学华语课的文化教学的基本原则中,分析小学综合课程和小学标准课程的高年级《国小华语》课本的文化内容编写,并诠释多元文化内容在《国小华语》课本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马来西亚    国民小学    文化内容     华语 * 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出处   Please cite this article as below :   林健明、潘碧丝 (2018). 马来西亚国民小学高年级( 4-6 年级)小学综合课程和小学标准课程的《国小华语》课本的文化内容编写初探 [J] ,《汉字文化圈:汉语教学与研究》,越南: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页 622-629.   Lim Kian Ming, Fan Pik Shy (2018). Study on the compilation of cultural  content i...

浅析马来西亚小学非华裔学生学华语的现状和困境

  浅析马来西亚小学非华裔学生学华语的现状和困境 * 【摘要】 在特殊的多元种族与多元文化中,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堪称一枝独秀,尤其是在小学阶段,随着世界学汉语的热潮、马来西亚华文小学的优质教学以及国民小学对华语课的需求等因素,吸引了非华裔学生学华语。本文初步探讨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小学和国民小学分别两种不同源流学校的华语课现状以及非华裔学生学华语的困境。 【关键词】 马来西亚;非华裔;   华语;   第一语言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 作者:潘碧丝、林健明 出处: 潘碧丝、林健明   (2019). 浅析马来西亚小学非华裔学生学华语的现状和困境 . 论文于 21 世纪汉字汉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并收入在该大会论文集, 143 - 156 页 . 论文全文下载: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_XFMw3YKfzbCq520dKg35vd8BYERojcU/view?usp=sharing